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推进实施,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范围。 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 今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时间为2022年4月20日至26日,活动主题是——“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 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海报 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 让我们来更深入了解下 什么是知识产权 是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的空间期限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涉及,都可以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根据这种规定可以将知识产权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保护人在文化、产业各方面智力创作活动内容,包括著作和发明权;第二类是以保护产业活动中识别标志为内容的,包括商标权、商号权等。 知识产权的作用 1.为智力成果完成人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调动了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为智力成果的推广运用和传播提供了法律机制,为智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运用到生产建设上去,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为国际经济技术贸易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提供了法律准则,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4.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作为现代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中国法律体系,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1、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即除签有国际公约或双边,多边协定外,依一国法律取得的权利只能在该国境内有效,受该国法律保护。 2、 知识产权的独占性,即只有权利人才能享有,他人不经权利人许可不得行使其权利。 3、 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各国法律对知识产权分别规定了一定期限,期满后则权利自动终止。 |